《黃帝內經》:“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于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逆之則傷心,秋為痎瘧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。”
今年從7月16日開始,就正式進入三伏了。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、悶熱的日子,同時也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。三伏過不好,是要留病根的!
對于人體來說,了解陰陽變化而從其根養生,才能事半功倍。
很多人到了冬天,會出現月經不調、怕冷、手腳冰涼、失眠、氣色差等癥狀,這些通常于體內陽氣不足有關,因此,把握好“冬病夏治”,在夏季進行適時調治、養好陽氣至關重要。
夏季養生的最佳時期是三伏天,中醫認為,三伏天是全年中陽氣最盛的階段,這期間人體的腠理疏松,經絡、氣血更為通暢,更有利于各種物質的吸收。
那么,我們先了解一下,什么是三伏天?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以及三伏天養生該怎么做?
什么是三伏天?
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、悶熱的時段,一般會持續30~40天。每年的入伏時間都不相同,主要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,可以分為入伏、中伏、末伏。
以今年為例:
7月16日~7月25日為入伏,為期10天。7月26日~8月14日為中伏,為期20天。8月15日~8月24日為末伏,為期10天。
三伏天需要注意什么?
1少吃寒涼食物
夏季總少不了冰鎮飲料、雪糕、冰鎮西瓜等“夏日伙伴”,中醫認為生冷食物、冰品或涼性蔬果,對體內陽氣的損耗較大,會傷害脾胃,影響營養消化吸收,且停留在體內的風邪、濕邪、油膩之品糅合在一起,使人容易生病,不易無限量食用。
2室內溫度不宜太低
天氣炎熱,不管在任何場所都少不了空調的身影,甚至不少人會把空調溫度設置在十幾度,時間久了容易導致寒氣入體,尤其是有關節疼痛的人群,更容易加重癥狀。
3適當運動
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飲食油膩、缺乏運動。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、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,但越是不愛運動,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,久而久之,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,引發一系列的病癥。
所以夏季一定要適當鍛煉,使身體能夠時常出出汗,這樣可以促進身體器官運作,加速濕氣排出體外。
4防“外火”
“外火”即是指自然界高熱的氣溫。它可使皮膚松弛、多汗,引起日光性皮炎,亦可導致體溫中樞的散熱障礙,使溫熱蓄積而發生中暑。當人處于高溫狀態時,胃酸分泌會減少,胃腸蠕動會減慢,食欲下降。
三伏天的太陽比較猛烈,要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,外出時也要做好相應的防曬工作,可以打遮陽傘、涂防曬霜等,以免皮膚曬傷。
三伏天五大祛濕消暑神器
1冬病夏治:三伏貼
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的特色療法,早在《素問·六節臟象論》中就提到“長夏勝冬”。
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,例如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過敏性鼻炎等疾病,以及虛寒引起的胃痛、關節痛等疾病。
“夏治”是指在三伏通過溫補陽氣,散寒驅邪,活血通絡等措施達到治療或預防冬病加重的目的。
三伏貼主要是按比例選擇多味中藥,研磨成粉后用姜汁調成膏狀,然后根據不同的需求貼敷在不同的穴位。
例如敷貼大椎穴有助于改善寒性疾病,敷貼肺俞穴有助于改善哮喘,敷貼膏肓穴有助于改善慢性疾病等。
具體的用藥需辨證論治,可以到我門診部咨詢中醫專家。
今年,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需求,我門診部中醫針灸科、治未病中心同時開展“三伏貼”服務,市民可以更加精準地匹配到與自身狀況相符合的科室進行貼敷。
1、上焦虛寒導致呼吸道疾?。郝灾夤苎?、慢性咳嗽、支氣管哮喘、肺氣腫、慢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扁桃體炎、體虛易反復感冒等;成人及3歲以上兒童均可。
2、中焦虛寒導致胃腸道疾?。禾摵晕鸽渫?,腹痛,腹瀉,遇吃生冷消化不良等。
3、寒邪內生導致亞健康人員:手腳冰涼,怕風怕冷、畏寒喜暖、神疲乏力等。
錦醫堂中醫門診部具有豐富的“冬病夏治”穴位貼敷經驗,采用名貴道地中藥材,選料上乘,精心配置,經“粉碎、過篩、密封、調配”傳統工序,以確保每味藥材發揮最佳藥性,最大程度發揮藥效。
另外,三伏貼主要是利用藥物貼敷特定穴位,扶陽驅寒,激發正氣,達到未病先防,祛除冬病的目的,因此,選穴是療效的關鍵和根本所在!我門診部三伏貼貼敷醫生均為中醫醫生,且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,熟練掌握開穴方法,精準選擇穴位貼敷!
三伏天是全年天氣最熱、陽氣最盛的階段,也是中醫開展“冬病夏治”的最佳時期,在這個時候進行三伏貼,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。6月26日,一年一度的“三伏貼”首貼預貼在錦醫堂中醫門診部開貼,受到了市民的歡迎。錯過了加強貼的朋友,千萬別錯過7月16日的“初伏”貼。
預貼6月26日~6月29日
伏前加強6月30日~7月6日
頭伏7月7日~7月13日
頭伏加強7月14日~7月20日
中伏7月21日~7月27日
中伏加強7月28日~8月3日
末伏8月4日~8月10日
末伏加強8月11日~8月17日
伏后加強8月18日~8月28日
掃碼識別二維碼,跳轉【上海錦醫堂中醫門診部】大眾點評,可直接購買(僅限自費)。
線下領?。涸斣冮T診一樓導醫臺
2多飲水
由于氣溫較高,出汗較多,人體的水分流失也比較快,所以要及時飲水,避免身體缺水??梢赃m當喝些淡鹽水,能夠補充體內流失的鈉、鉀離子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感到口渴時才需要喝水”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個誤區。當出現口渴時說明身體已經出現缺水的狀態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隨時補充水分,才能避免出現缺水的情況。
3祛濕:紅豆薏米粥
濕邪是夏季最容易出現的,主要與氣候有關,夏季悶熱,再加上持續的降水,都容易導致濕邪入侵機體,引起身體疲勞、食欲不振等癥狀。
材料:赤小豆、薏米、冰糖
做法:按1:1的比例取適量赤小豆、薏米,用清水洗凈后浸泡一晚。將泡好的赤小豆、薏米,以及泡米水一起倒入鍋中,大火煮開后加入適量冰糖,再轉小火煮30分鐘即可。
適用于利水祛濕,清熱利尿,消腫解毒的保健。
4消暑:消暑消食湯
三伏天的氣溫較高,長時間戶外活動、太陽暴曬容易引起中暑,出現頭暈倦怠、口渴身熱等癥狀,因此做好消暑工作是必不可少的。
可以適當的喝一些菊花茶、綠豆湯、酸梅汁等清涼解暑的茶飲。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些冬瓜、絲瓜、蓮子等消暑的食物。
材料:山楂、甘草、麥芽、薄荷葉。
做法:將山楂、甘草、麥芽洗凈后下鍋,加入適量清水,水開后繼續煮十分鐘,再加入薄荷葉并蓋上蓋子關火,五分鐘后就可以去渣飲用。
適用于消暑解渴,健脾消食的保健。
5綠豆老鴨湯
冬瓜和荷葉煲湯是廣東民間夏天時的必備,加入清熱解毒的綠豆,和滋陰補益的老鴨,鮮美醇香可口,既清熱消暑又滋陰補益。
材料:冬瓜、鮮荷葉、綠豆、老鴨半只、豬瘦肉、生姜。
做法:將食材分別洗凈,冬瓜切塊;綠豆浸軟;老鴨除臟雜、尾部,切塊,“汆水”。一起下瓦煲,加適量清水,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.5小時,下鹽便可。
適用于清熱生津,解暑除煩的保健。
標簽: